1年了,在公司的安排下,天鉴检测佛山工作站已成立一周年了。
6月12日,对我们这些“天山”(天鉴佛山)人来说,是个重要的日子。
清楚记得,我们一行12人从深圳来到顺德,住进了一栋三年无人居住的空空荡荡的老房子。
作为公司第一个驻外的技术团队,公司与我均无经验,准备的再多,亦有疏漏。
刚开始办公区没有空调,外面烈日炎炎,屋内挥汗成雨,又处于项目繁忙时期,白天奔波于企业、晚上光着膀子工作到十一二点…那是一段艰苦而又 “打鸡血”的时期。
工作站处于城乡结合部,吃饭成了 “老大难”,周边寥寥无几的几家快餐小店也因为各种原因被我们拉入了黑名单,幸好后来慢慢开发出了几家木桶饭外卖,解决了“食”这一首要问题。
在公司的支持下,工作站的环境条件改善一步一步也在改善,提供了饮水机、开启了空调,原本昏暗的房间,也逐渐明亮起来…偶有阳光透过玻璃窗照射进来,正好在屋里的小盆栽上闪耀着,散发出满满的活力。
环境的变化,能给人带来舒适,而人员自身工作的变化,带给我们的,何止是成长。
在总部,我只需要管理好小组的情况,跟随公司、部门的流程、制度做事就好,不需要操心非技术性事务。
而在工作站,空间的改变,亦伴随着诸多事务的改变,技术方面,要进行质量的把关;日常工作方面,要处理房屋租赁、水电、宽带等各项事务;而最重要的管理方面,也从笨拙的忙东忙西,改为全员参与、共同进步了,每人各自负责某一部分事务,大家能得到锻炼,而我也能从繁杂、细琐的事情中解脱出来,更多地参与项目调控、质量把关等工作。
基层管理者更多的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要根据公司的制度、要求完成工作,管理好团队;另一方面,得把团队成员的意见、诉求转达给公司领导。
人有千种,世有百态,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在管理工作中,要控制自己的主观情绪,也要根据人的性格,选择不同的方式去交流。有的人内向,得多鼓励指导;有的人粗心,得多细心督察;有的人敏感,得注意说话方式;有的人贪玩,得多指正安排…
以前,我的性格有点急躁,很容易发火。但在管理过程中,我要做的,是去多方面的沟通,而不是任着自己的性子发脾气。例如,某位员工已经提前安排好工作,但是却临时请假去面试,还强硬地说不批假也要去,想着该员工平时不积极的工作态度,我很苦恼,尤其是那个阶段的人员正是处于紧缺期,若我态度稍有不对,肯定会在同期一起进入公司的另外两人面前造成不好的影响,多次深呼吸后,我冷静下来,用最快的时间想出解决办法。最后的办法不论优劣,但如果当时情况下按我作为管理人员以前的脾气处理,铁定直接拍桌子说一句,恕不奉陪,而最后的结果就是该员工当场离职,大家不欢而散。
在团队中,优秀、积极的事例,应开会表扬,广而告之,让大家有个学习的榜样;错误的情况,应批评指正,避免以后再犯;团队中的负能量,首先需要了解源头,再是如何解决,接着展开行动,尽快处理,将负能量扼杀在扩散的摇篮里…
在工作中,现场部是除了业务与评价部门外,唯一会直接与客户接触的部门,现场部员工在企业的行为处事,代表的,不仅是个人的形象,而是整个公司的态度,客户看到的我们,就是我们所代表的这个公司,客户通过我们,在判断着我们这个公司。所以,现场部的伙伴们,打起精神来,咱们不能让人轻看,咱背后还有天鉴在!
犹记得刚入职时,新员工入职大会上,涂总给我们讲尘肺病人,讲职业卫生工作者的责任感,虽然当时的我连职业卫生是什么都懵懵懂懂,听着犹如过耳风,但是,随时入行时间的递增,亲身接触的案列越多,不由得的回想起涂总的一字一句,体会着那些言语间夹杂的沉重。
见过了太多在粉尘弥漫中打磨的工人、看过了太多在漫天油雾中喷漆的工人、也经历了高强噪声的作业场所,企业的视而不见、劳动者的蒙昧无知,让人揪心。
也看过太多的采访中,尘肺病人的挣扎呼吸、白血病人的绝望离世、癌症患者的濒死无助…
这些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离我们并不遥远。
而防治之路、维权之路任重而道远。
一份公平、公正的检测报告,可以使得企业得到警醒,直接查找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和隐患,使企业更加清楚和明白自身存在的危害,有针对性地加强治理,降低病伤缺勤,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减少企业与员工之间的矛盾,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所以,职业卫生工作并不仅仅只是一份简单的工作,还是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感。而现如今,我们给新员工培训时,也会讲解一个个实例,树立起职业卫生工作者的荣誉感、责任感。
知易行难,而更难得在于持之以恒,望天鉴人能在平凡的工作中,能有一个不平凡的未来。
来源:选自《品质·天鉴》期刊第二期
供稿:现场部 贺欧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