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防治法中“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的要求,按照相关法律规范对作业场所进行检测与评价,明确企业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其浓度,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对未达到职业病危害防护要求的系统或单元提出职业病控制措施的建议。
职业病和职业危害因素有这非常密切关系,那么,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来源是什么??
不良工作条件存在各种职业性危害因素,则可以分为三大类:
1.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的作用,如炎热季节高温辐射,寒冷季度因窗门紧闭而带通风不良等;
(2)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如有毒工段与无毒工段安排在一个车间;
(3)由不合理生产过程所致环境污染。
2.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1)化学因素: 生产性毒物,如铅、苯系物、氯、汞等;
(2)物理因素:主要为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等;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等;噪声及振动;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激光、射频辐射等;电离辐射如X射线等
(3)生物因素:如动物皮毛上的炭疽杆菌、布氏杆菌;其他如森林脑炎病毒等传染性病原体。
(4)粉尘,如矽尘、石棉尘、煤尘、有机粉尘等
3.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1)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
(2)精神(心理)性职业紧张;
(3)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不能合理地安排与劳动者身体状况相适应的作业;
(4)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等;
(5)长时间处于不良体位或姿势,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劳动。
一、取代 用无毒或低毒性物料来代替高毒性物料。取代为消除或减少危害最好的方法。
二、密闭 将工序机械化或自动化,并将有害的工序围封,避免员工接触有害物质。
三、隔离 隔离危险工序可减少接触危害的人员的数量。
四、工程控制措施
1、局部抽风系统――把有害物质由来源处直接抽走,避免员工吸入。
2、通风系统――引进大量的新鲜空气,稀释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
3、湿式作业――可控制工序产生的粉尘散布。
4、厂房设计――预防职业危害最好由厂房之设计阶段开始。修建符合规定要求的厂房。
5、维修改善――定期维修可保持机械在最佳状态。
五、行政控制措施
1、员工的教育和培训
2、个人卫生
3、厂房整洁
4、物料标签
5、轮流工作
6、环境监察
7、员工身体检查
六、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个人防护用品,必须是符合标准及适用于当时工作环境及针对所识别职业病的危害因素的。同时个人防护用品需要定期清洁和保养,确保随时可以安心使用。
上一篇:什么是职业病危害严重行业
下一篇:发生职业卫生突发事件该怎么办?